韓國音樂盡管受到中國的巨大影響,還是很富于特色的。在韓國有叫做“唐樂”的韓國化的中國音樂,在日本有叫做“高麗樂”的日本化的韓國音樂。“唐樂”這個韓文名稱的字面意思是中國唐朝的音樂。同樣,“高麗樂”這個日文名稱的字面意思是韓國高麗王朝的音樂。
韓國的傳統(tǒng)音樂
韓國傳統(tǒng)音樂大體上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叫“正樂”,一類叫“俗樂”,前者是統(tǒng)治階級的音樂,后者是平民的音樂。這兩大類又可以分成許多小類,從而構成整個韓國音樂。例如“正樂”有兩種不同然而在某種程度上相互關聯(lián)的意思。從廣義上說,這個名稱是指被認為在儒家哲學方面對韓國統(tǒng)治階級“合適”的優(yōu)美音樂風格,在這一廣泛含意之內(nèi),這個名稱也是指宮廷以外社會地位高的人的合奏音樂。在這方面,三個重要名稱是“雅樂”、“唐樂”和“鄉(xiāng)樂”。“正樂”和“雅樂”在廣義上可以換用,指統(tǒng)治階級的音樂,包括“唐樂”、“鄉(xiāng)樂”和儒教禮樂。從狹義上說,“雅樂”指寺廟儀式音樂,這種音樂目前只留下一個例子,這就“文廟樂”。“文廟樂”是在文廟一祭祀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殿一演奏的音樂。唐樂是指中國唐宋兩朝的世俗音樂,這種音樂在引進韓國以后變成了宮廷音樂。鄉(xiāng)樂只是指韓國本地音樂,一個重要的例子是“壽齊天”,這是一部器樂作品,常常聽到有人說它少有1,300年歷史。這比次編格列高利圣詠的時間還要早。
宮廷音樂是正樂的一部分,包括三種:儀式音樂、宴會音樂和軍樂。儀式音樂包括儒樂和王室神殿音樂,而宴會音樂當時是氣派大的宴會上的音樂。“壽齊天”是較有名的宴會音樂作品之一。
原來上層階級的音樂是一種叫做“風流”的合奏音樂(屬于較復雜的韓國抒情歌曲一類)、“歌曲”和韓國本地流行歌曲“時調(diào)”。“風流”是一個已不通用的古詞,這個詞以前的意思是一般音樂,現(xiàn)在的字面意思是一個身心悠閑自在的人擺脫日常事務,而有一種適于欣賞詩歌、音樂和同女友交往的和諧心情。然而在聯(lián)系到韓國古典音樂用這個字眼的時候,它是指一種供貴族享受的合奏音樂。這種音樂中有一類叫做“線風流”,主要是弦樂器。第二類叫做“竹風流”,主要是管樂器。第三類是頭兩類的結合。“歌曲”用一種16拍專長短(節(jié)奏),或者用一種略加改變的10拍長短(節(jié)奏)。任何“歌曲”的選擇都是基于“羽調(diào)”或者“界面調(diào)”調(diào)式,有時候基于兩者。用來伴奏的樂器是玄鶴琴、伽耶琴、洋琴、奚琴、笛子和杖鼓。
普通人的音樂“俗樂”,包括薩滿教音樂、佛教音樂、民歌、叫做“農(nóng)樂”的農(nóng)民音樂、一種叫做“板聲”的劇歌和一種叫做“散調(diào)”的器樂獨奏。在薩滿教音樂中,叫做巫婆的受神靈啟示的女薩滿教士起很重要的作用。巫婆扮演的角色是充當現(xiàn)實世界和超自然世界之間的媒介。唱歌、跳舞和奏樂器總是少不了的。較重要的佛教音樂之一叫做“梵唄”,這是一種對佛的贊歌,今天只有少數(shù)教士演唱這種贊歌。為了提倡這種音樂,政府把“梵唄”定為文化瑰寶,并且正在采取措施來鼓勵更多的人獻身于這種藝術。
由于韓國歷來是農(nóng)業(yè)國,農(nóng)民的生活一向對韓國的音樂史產(chǎn)生重大影響。農(nóng)民音樂的較令人感興趣的特點是它的叫做“十二彩”的12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式,帶頭的是一面叫做“小金”的小鑼。“俗樂”中比較富于吸引力的形式之一是“散調(diào)”,這是一種原來用各種樂器即席演奏的器樂獨奏,這些樂器有伽耶琴、玄鶴琴、大令、奚琴、短簫和笛子。“板聲”是韓國的另一種非常重要的音樂瑰寶,可以定義為劇歌,這是本地的一種歌劇式的音樂。在這種“板聲”中,“旁白”是對歌曲中間的戲劇內(nèi)容的口頭說明。“身手動作”是戲劇的具體動作。
以上就是韓國傳統(tǒng)音樂的相關介紹,更多音樂內(nèi)容歡迎繼續(xù)關注8682赴韓整形網(wǎng)!
咨詢電話:
北京:
18501137656
全國:
4006039136
微信號:smdzxmr
微信號:victor-95397
版權所有:8682整形網(wǎng)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
本站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本站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