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火辣的身材是每個愛美女性所追求的,因此,女性們非常關注自己的身材是否,較近!整形專家揭秘了身材標準,下面就跟隨8682赴韓整形網(wǎng)的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揭秘整形專家眼中的身材標準
整形專家表示:真正的魔鬼身材四肢要纖細修長,整體協(xié)搭配,無論是側面還是正面,都呈現(xiàn)出優(yōu)美的“S”形曲線。女性的形體美主要體現(xiàn)在臂、胸、腰、腹、背、臀、腿,只有一個部位美或是不美都將破壞女性身體曲線的性。
1、手臂:纖細但不失健美,修長卻不失圓潤
線條優(yōu)美的手臂不僅要沒有贅肉,而且皮膚要有光澤,肌肉緊實曲線柔和。要符合手臂纖細但不失健美,修長卻不失圓潤的原則。手臂和手腕是比較纖細的部分,大體上來說,上臂圍(手肘肩部較粗的部分)比頸圍(下巴抬起頸部伸長的狀態(tài))細4.5厘米是較理想的。
2、胸:豐滿、勻稱、柔韌、有彈性
女人的胸被網(wǎng)友們戲稱為“人間胸器”,可見其對人殺傷力十足。如果有人問什么樣的胸較美,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當然是越大越美了。其實不然,較美的胸部應該豐滿、勻稱、柔韌、有彈性,呈半球型或小圓錐型。衡量胸部之美,亦有五大黃金線之說,R線:乳房基底半徑線(乳房在胸壁底盤半徑),R線在5-6cm之間;H線:乳軸線(乳頭到乳房基底面的高度),H線在5.5cm之間;L線:鎖乳間距線(鎖骨乳突之間的凹點乳頭的距離),L線在18-21cm以上;QQ線:乳頭間距線(兩乳頭間的距離),QQ線在18-22cm之間;π線:乳房球面?zhèn)然【€(根據(jù)乳頭位置,將π線分為上π線和下π線),上π弧和下π弧在80度以上。
3、腰:纖細圓潤,曲線柔和
WHR(Waist Hip Ratio) 腰圍臀圍比例則起源于上世紀90 年代初,由美國德州奧斯汀的德文德拉·辛格博士提出。他對人的腰圍與臀圍的比例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具有0.7 腰圍與臀圍比例( 表明腰比臀部要細得多) 的女性較令男性心馳神往。比如瑪麗蓮·夢露比例為0.66,米羅的維納斯也擁有0.7 左右的腰圍臀圍比。男性腰圍與臀圍比例超過 0.90、女性 超過0.80 就表明已經(jīng)存在局部肥胖了。腰部的形態(tài)美主要體現(xiàn)在兩側曲線的圓潤以及上起胸部下接臀部曲線的柔和變化上。從側面看,它與胸、腰、臀、腿一同構成了一組光滑的“S”形曲線,從而使女性身材顯得優(yōu)美動人、凹凸有致。女性的腰圍應為身高的30%-70%,比例恰當、粗細適中、圓潤、柔韌靈活,能體現(xiàn)一種活潑的青春之美。
4、腹:平坦光滑,緊致有彈性
腹部與乳房一樣是女人神秘的魅力地帶,也是男人所忠愛的福地,年輕漂亮的小腹應該平坦、光滑、緊致、有彈性。
5、背:曲線優(yōu)美,豐滿無贅肉
如今,露背裝作為性感時尚的代表之一,頻頻見諸于大街小巷,可見美背對人的視覺沖擊已不容小覷。漂亮的背部應該皮膚光滑細膩,寬窄適中,與臀部比例適當,骨肉豐滿,腰部起伏、彎曲明顯,脊柱溝比較明顯,肩下骨不太突出。
6、臀:圓潤、挺翹、有彈性
一般而言,腰圍與臀圍比例在0.671.18 之間的女性對男性較有吸引力,而腰圍與臀圍比例在0.8 1.0 之間的男性對女性也較有吸引力,同時,男性寬肩也更能吸引女人??茖W家也發(fā)現(xiàn),WHR 是比BMI 更能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擁有標準比例的女人更健康,生育能力更強,是進化論中自然選擇的體現(xiàn)。美臀應形態(tài)圓潤,富有彈性;臀部大小與腰圍粗細比例恰當。臀圍的尺寸,是指通過臀部頂點的水平方向測量得到的數(shù)值。臀部并非是尺寸合乎標準便為美觀,挺翹更為重要。雙腿伸直、腳跟并攏站立,從腰部臀部的頂點如果在18厘米以內(nèi),便屬于挺翹型,若超過18厘米者,則屬于下垂型。
7、腿:纖細修長,渾圓適度
女性的腿應該白皙豐滿、細膩而富有彈性,小腿肚渾圓適度,腳跟結實,踝部細而圓。 基本上是以腿并攏后,大腿上部、大腿下部、膝蓋下方到小腿肚和小腿肚到腳踝分別形成四個菱形間隙才是較標準的。而大腿長度一般應為身長的1/4,其圍徑比腰圍小10厘米;小腿圍徑比大腿圍徑小20厘米。另外,根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具有“美女”之稱的女性小腿上的脂肪厚約15毫米,而普通年輕女性的這一數(shù)字為18毫米。
以上就是有關整形專家眼中的身材標準講解,相信你有所了解,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整形美容知識,歡迎咨詢8682赴韓整形網(wǎng)的在線專家,專家會給更專業(yè)的解答。(編輯/sgl)
咨詢電話:
北京:
18501137656
全國:
4006039136
微信號:smdzxmr
微信號:victor-95397
版權所有:8682整形網(wǎng)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
本站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本站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