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來走不了幾步路的我們進門坐電梯,出門就打的。這樣的生活在大都市中再正常不過。而洶涌的暗流往往掩藏于那些看似正常的表面之下。當人們因為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而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的時候,肥胖的危險悄然逼近。胖子不是一口氣吃出來的,所以想要戰(zhàn)勝肥胖,那場戰(zhàn)爭也注定持久。
【飲食戰(zhàn)】
節(jié)食減肥只在短期有效
不吃飯就會變瘦,這樣的結論應該沒有人質疑。問題是能堅持多久,會有什么后果?韓國專家認為,節(jié)食減肥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因為沒有人可以長期忍受饑餓,饑餓又會使新陳代謝速率下降,一旦恢復往日的飲食時,身體會合成比以前更多的脂肪,以備戰(zhàn)備荒渡難關。”
節(jié)食減肥者的目標主要是減重,這也注定了減肥的失敗。專家指出,減肥的真正目標不應該是僅僅減輕體重,而應該是減少脂肪,增加肌肉,補充營養(yǎng),促進基礎代謝和全面健康。完全健康的人是不會有多余脂肪的,包括皮下脂肪、內臟脂肪和血脂。肥胖是由于生活方式的錯誤,尤其是飲食錯誤造成的。不改正飲食錯誤,減肥永遠不可能成功。
專家說,正確的、健康的減肥方法是減少糖和淀粉,增加蛋白和脂肪,即采用“露卡素”(low-carbs)減肥法。以肉類、生綠葉蔬菜等露卡素綠燈食品為主可以有效減肥,并且可以改善膚質,增加精力。減肥成功后,適當食用地瓜、南瓜和豆類等露卡素黃燈食品,可以維持體重。
【運動戰(zhàn)】
停止運動肥胖必然反彈
運動減肥在短期無效,在長期有效。專家表示,燃燒一斤脂肪需要連續(xù)跑15個小時以上,大部分人需要兩個星期時間。如果平均每天跑一個小時,需要跑半年左右,才能減少10斤以上。倘若停止運動,數月后幾乎必然反彈,就像關閘燈滅一樣可以預測。
科學研究表明,有氧運動較無氧運動更容易燃燒人體脂肪,在短時間內集中消耗脂肪而非蛋白。“快走,游泳,健美操等都是不錯的減肥運動。”專家指出,減肥者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喜愛、開展條件許可的項目,有利于長期堅持。
運動過程中還應注意對于運動量的把握,自己數脈搏達到每分鐘超過120次為佳,對于老年人,則要求應超過110次。每次運動少連續(xù)進行半小時以上,并且少每周進行5次,也可咨詢專業(yè)人士后根據個人體力耐受適當調整。
【手術戰(zhàn)】
術后仍須堅持良好習慣
“對于肥胖癥患者來說,藥物及內科保守治療(飲食、運動)很難達到長期穩(wěn)定的效果,所以才需要做外科手術。”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外科減肥手術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限制食物攝入的,如可調節(jié)胃束帶術;另一類是減少吸收的,如管狀胃切除術;第三類是前兩者兼顧的,如胃空腸重組。在這三類手術中,鄭成竹目前做得較多的是可調節(jié)胃束帶術,“因為相比而言,這個手術的安全性。”
專家表示,可調節(jié)胃束帶術主要用于治療極重度單純性肥胖以及肥胖引起的糖尿病、高血壓和脂肪肝等。怎樣才是極重度肥胖呢?可以根據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進行判斷。西方人bmi的正常范圍是18-25,中國人是18-23。bmi超過32即為極重度肥胖。
據介紹,可調節(jié)胃束帶術手術主要是通過微創(chuàng)手術,將一個柔軟的長條形的硅膠球囊(可調節(jié)胃束帶)環(huán)繞在胃的上部,將胃隔成上端的小胃囊、下端的大胃囊和中間的可調節(jié)出口。硅膠球囊與埋在腹壁皮下的調節(jié)泵相連,術后通過注入或抽出球囊中的生理鹽水來調節(jié)胃小囊出口的大小。術后患者吃少量的食物就可產生充分的飽足感,自然而然地減少食物的攝入,達到減肥的目的。術后根據情況調節(jié)胃小囊出口的大小,即可控制減肥速度的快慢。
專家同時指出,肥胖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即使是進行了手術的患者,在術后也必須長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營養(yǎng)和運動,配合醫(yī)生隨訪及接受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