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剛搬到我們這旮瘩的時候,只有寥寥幾家小規(guī)模的東方食品店,破舊而且品種單一,很是羨慕和向往有中國城的大都市,那里有琳瑯滿目華人獨好的商品。韓國人首先打破了這里的寂靜,兩年間開了三家大型食品超市,除了一家的生意稍微清淡外,每到周末韓國店里都是熙熙攘攘、比肩接踵,火紅得不得了。有時候我都眼紅,這里的華人不比韓國人少,咋就開不出這樣氣派的商店呢?
韓國店成了我們每個周末的必到之處,在那里秤幾斤蔬果、抓一條活魚,很能豐富這個星期的餐桌。周末的朋友聚會,我們也不忘到韓國店去挑幾樣菜,配幾個冷盤。l君嘗了我做的“夫妻肺片”,說:“這味道正宗,好吃,是從中國店買的吧?” 我說:“原料應(yīng)該是從中國進口的,但是從韓國店里買的。” “怎么不從中國人開的店里買呢?”l君瞪了我一眼,繼續(xù)說:“不久前開的一家華人超市,規(guī)模跟韓國店一樣,甚更大。但一個多月下來,已經(jīng)慘淡經(jīng)營、舉步艱難了。”
我說:“是有朋友跟我說華人也開了一家大超市,但我開車得繞道,一直沒有機會去。” l君說:“一定要去,一定要去,為了這家中國人自己開的店,里的中國學(xué)生自發(fā)地免費做廣告,華人當(dāng)然要照顧華人的生意。”
把買賣上升到同胞間的團結(jié)互助的高度,我覺悟不高,沒有往這方面想過,盡圖自個方便了。
l君繼續(xù)說:“韓國人開店的時候,華人都去捧場。”這一點我倒是注意到了,韓國店里少有一半的顧客是華人,當(dāng)初是,現(xiàn)在也是,如果你不小心撞了別人,你用中文說對不起,對方多辦也用中文回應(yīng)沒有關(guān)系。說韓國店的生意是華人撐起來的,并不過份。
“可是,中國人開的店里,一個韓國人都不來,專門為韓國燒烤準備的肉,一盤也賣不出去。”l君憤憤不平地說,“在這三家大韓國店開張前,韓國人寧愿光顧規(guī)模更小的韓國店,付更多的錢,也不去中國人開的店。”l君說的好像真是那么回事,我曾經(jīng)去過一家小韓國店,店主是一對老年夫婦,既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說中文,顯然只做韓國人的生意。我在那里買了一棵大白菜和一盒豆付,價格都比中國店貴一倍。
“韓國人的民族意識真他媽的強烈,互相抱團成鐵桶似的。亞洲金融風(fēng)暴的時候,韓國人紛紛解囊,寄錢回國,往水里扔錢也在所不辭。”看來l君對韓國人的抱團排外的作法,既厭惡又羨慕。韓國人的民族意識到底強烈到什么程度,我不敢妄加評論,但我們這里住的一韓國人家,家里的三輛汽車全部是韓國產(chǎn)品,興許可以印證l君的抱怨。我較羨慕這里的韓國孩子們,他們在一起都是用流利的韓語作交流,不像華人子弟,很難看到他們之間用漢語對話。
l君話鋒一轉(zhuǎn):“可是我們中國人,簡直是一盤散沙,看不到一點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眼看著華人自己的商店慘淡經(jīng)營,也不伸出哪怕是一點點援手。”聽到這里,我心里咯蹬了一下。l君越說越激動:“僅僅因為多繞一點路就不愿意光顧華人店了,更何況華人超市里有更多華人喜愛的商品,而且價格更便宜。”這不明明在說我嗎,我的臉不禁紅一陣白一陣,很是不好意思。
l君繼續(xù)慷慨激昂:“我去年去首無爾的時候……”,我打斷l(xiāng)君:“是,我習(xí)慣叫它”,嘿嘿,我反戈一擊。l君愣了一下,但很快反應(yīng)過來了。“對對對,是叫,中文是我們的語言,該怎么稱呼是我們的自由,容不得韓國人來指手畫腳,有本事把漢語變成他們的國語呀。”l君一邊說一邊在我的肩上拍了幾下,很贊賞我的民族氣節(jié)。
第二天,我們正好又要去買這個星期的食品了,我按慣性又駛向了韓國店的方向。我老婆這個時候開腔了:“調(diào)轉(zhuǎn)方向,去中國店,中國人就該抬中國人的莊。”
“對”我連忙附和,“從我做起,看今后誰還敢在咱面前撒野”。
咨詢電話:
北京:
18501137656
全國:
4006039136
微信號:smdzxmr
微信號:victor-95397
版權(quán)所有:8682整形網(wǎng)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
本站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本站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