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是由通常的電能轉換成大于 16Hz 的高頻能量而形成,由于它的頻率極高不能被人的聽覺感覺故稱為超聲波。超聲波對液體的效應產生一系列復雜的物理過程,這一過程由于波的膨脹和壓縮使液體形成內爆效應,以致
超聲波是由通常的電能轉換成大于 16Hz 的高頻能量而形成,由于它的頻率極高不能被人的聽覺感覺故稱為超聲波。超聲波對液體的效應產生一系列復雜的物理過程,這一過程由于波的膨脹和壓縮使液體形成內爆效應,以致液體內形成眾多的微空隙。這些空隙內為氣體或蒸氣。上述現象被解釋為壓縮周期內,超聲波對液體分子產生正壓效應,而膨脹周期內產生負壓效應。一個足夠強度的聲波在膨脹周期內可產生無數微空隙。在液體或生物組織內存在內聚力,這是由于分子之間的相互赫合而形成的。負壓的獲取依賴于超聲所施加的液體或組織的種類及密度。在脂肪組織內由于分子赫合力較弱,由超聲波產生的較低負壓既可足夠引起組織的空隙,同時組織的粘合由于細胞間空隙的存在而相應減弱。高強度的超聲可使微壓空隙在負壓周期內迅速膨脹,以致于正壓周期到來之時膨脹的空隙來不及進行縮小。如此循環(huán)微空隙不斷增大直達到臨界狀態(tài),在以后連續(xù)的波中不能再吸收能量,這一微空隙將不能繼續(xù)存在,通過內爆作用把能量轉向周圍。細胞內外,微空隙的內爆結果將引起分子運動增強,以致達到一個高能量水平,較后導致細胞破裂。超聲能作用于脂肪組織,其主要生物作用可概括為如下三個方面:
( 1 )微機械效應:是超聲波對細胞內有機大分子物質直接的單一方向作用所造成的損傷。
( 2 )空穴現象相關效應:空穴現象的結果導致細胞破裂、脂肪顆粒進入細胞間隙。脂肪細胞、細胞間液以及浸潤注射的液體在超聲空穴現象的作用下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乳液。所致的細胞膜脂蛋白變性、自由基產生將進一步導致活脂肪細胞的破裂。
( 3 )熱效應。這一作用有人認為會對組織局部造成熱燒傷但經過實驗及臨床研究證明,這一作用非常有限,可以完全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