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體輪廓即體形是魅力的源泉之一。較早的人類史記載中,首先能夠辨認的畫面是身體剪影的豐滿的符號。漫長的人類史中,各個不同時期的人體體形肖像畫是不同的。
隨著外科技術和麻醉方法的愈加進步。改善人體體形的研究從來沒有間斷,并已有了深入進展。70年代末產生了吸脂技術,這對于改變體形―體形塑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到了80、90年代,西方公眾對美容外科的態(tài)度,已是明顯的認可、贊同態(tài)度。據國外的一份隨機調查報告,1982年時32%的體形不佳的人(絕大四分為25歲以上的婦女)同意為她們自己或別人做塑造體形手術。到了1988年,這個百分比上升到了48%。在美國,1984年估計有55900人接受了吸脂手術,1988年這個數字增到了101000人。在選擇美容手術時,美國的女性吸脂術,男性則作為第三選擇。抽吸髖部和大腿部位的脂肪排在位,其次是腹部、臀部及小腿。國內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因不具備高加索人種的“歐式眼、歐式鼻”,也沒有那么多的肥胖人群,所以國人多選擇重瞼、隆算術等,吸脂的部位也是腹部排在位,然后大致是髖、大腿、臀、小腿、上臂等等。
什么是吸脂術?吸脂術是清除人體的皮下脂肪組織,力圖達到符合現代人魅力的體形之目的。
通過吸引清除脂肪的方法,明顯優(yōu)于傳統的切脂手術,因后者能導致瘢痕畸形。麻醉技術特別是腫脹局麻技術的發(fā)展,已能大大增加吸脂量,并使安全性增加。因此吸脂術即可在病房病人中施行,也可在門診病人中施行。
幾乎所有的淺表體脂(皮下脂肪)都能被外科醫(yī)生的吸管吸出。皮下脂肪層位于皮膚和深層的深筋膜(包裹肌肉的筋膜)之間,而皮膚是被許多纖維間隔聯系附著在深在的結構之上。這些纖維間隔就像無數的繩索,將皮膚拉緊附著在身體表面,所說的皮下脂肪,即是無數個脂肪球團,夾在纖維間隔之中。吸脂術的任務就是抽出脂肪團,而盡可能少損傷纖維間隔,因為到皮膚去的血管、神經和淋巴管等,走行在纖維間隔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