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曉紅,陳濟槐
眼瞼的全層缺失,稱為眼瞼缺損。小如切跡狀,大包括全部眼瞼。臨床工作中為利于診斷和手術治療,大致分類如下:(1)先天性和后天性兩類,先天性缺損可發(fā)生在上下瞼,單側(cè)或雙側(cè),常伴有眥角、淚道、眉等畸形或額骨和上頜骨缺損,視力正常或有障礙,后天性缺損多由于外傷或腫瘤切除引起。外傷所致眼瞼缺損的程度不同而情況復雜,嚴重者往往伴有眼球、淚道系統(tǒng)、眶骨及鄰近組織器官損傷,在處理和修復過程中更加困難。(2)按缺損部位分類:分為上瞼缺損、下瞼缺損、瞼緣缺損、內(nèi)外眥部眼瞼缺損。較常見的原因為外傷、腫瘤切除。(3)按缺損的深度分類:分為淺層缺損、深層缺損和全層缺損3種。(4)按眼瞼缺損的范圍、程度分類: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缺損3類。缺損的橫徑小于或等于瞼緣全長1/4,可視為輕度缺損,此類缺損大都可全層直接縫合修復。缺損橫徑大于1/4瞼緣長度,而小于或近于1/2長度者,稱為中度缺損。此類缺損多可以利用缺損周圍組織形成旋轉(zhuǎn)推進皮瓣結合瞼板、結膜瓣移植等方法進行修復。凡缺損長度瞼緣全長1/2或上下瞼大部或全部缺損者,稱重度眼瞼缺損。重度眼瞼全層缺損的修復困難較大,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綜合措施方能達到目的,也是眼瞼缺損修復研究課目。
1 眼瞼缺損的修復
眼瞼淺層缺損,可根據(jù)缺損大小、部位不同,修復方法有:直接縫合、旋轉(zhuǎn)皮瓣、滑行皮瓣、全厚或中厚游離植皮等方法。
1.1 上瞼缺損修復 上瞼中度缺損的修復可采用“剪斷外眥韌帶法”或“半圓形旋轉(zhuǎn)皮瓣修復法”。重度缺損的修復可采用“眼瞼帶蒂交叉組織瓣轉(zhuǎn)位法”或用“Culer-Beard法”。Sanden等[1]于1992提出眼瞼修復理想結局是:(1)能代替缺損的組織-結膜結構和皮膚,保護眼球;(2)有一自然外形;(3)同時僅僅是較小的供區(qū)缺損;(4)手術Ⅰ期完成。黃一雄等[2]提出改進Micali方法,將鼻翼切取軟骨一黏膜瓣設計成一軸型皮瓣,通過皮下組織蒂Ⅰ期修復上瞼,表面植皮。該法血運好,不損傷眼瞼其他部分。Duccours等[3]設計內(nèi)層黏膜瓣移位前進行時即時擴張,此法外觀良好,又有活力的眼輪匝肌形成有動力的上瞼。
1.2 下瞼缺損的修復 輕度缺損可選用“三角形直接拉攏縫合法”,“U”型切除直接縫合法或用“襞裂分層縫合法”。缺損的修復可選用“剪斷外眥韌帶法”、“Elsching雙側(cè)延伸法”或“采用鄰近瞼板黏膜瓣聯(lián)合游離植皮修復法”。重度缺損的修復可選用“Hughes”手術或改良“Hughes”方法,此法較為可靠易行,但是存在許多并發(fā)癥,如上瞼睫毛脫失,上瞼退縮和上瞼內(nèi)翻。Ambrozoua等[4]1993年報告指出,下瞼修復可分為3類:缺損為全瞼的70%,則用Mustard’s法:鼻中隔黏膜軟骨代替瞼結膜、瞼板,用旋轉(zhuǎn)頰部皮瓣修復殘缺皮膚[2];對于95%眼瞼缺損手術可分Ⅱ期:Ⅰ期手術轉(zhuǎn)移上瞼瞼板黏膜瓣加耳后皮瓣,Ⅱ期再手術將下瞼皮瓣作切開分離[3];對于100%全層缺損,則用鼻中隔黏膜軟骨瓣修復瞼板及結合膜,皮膚缺損則用橋式皮瓣上瞼修復下瞼。
咨詢電話:
北京:
18501137656
全國:
4006039136
微信號:smdzxmr
微信號:victor-95397
版權所有:8682整形網(wǎng)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
本站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本站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