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隆胸早已不算個事兒了。但是,身體發(fā)育尚未完成的少女要隆胸,而且不是個別人走火入魔,而是集體發(fā)燒,而且越燒越熱,這事兒就得說說了。
先說較枯燥的部分,數(shù)字。數(shù)字枯燥,但說明問題。2007年,英國少女做隆胸手術的人數(shù)猛增了150%。英國三家的美容手術公司提供的數(shù)字顯示,2007年英國有近600名未成年的少女做了隆胸手術。
僅其中一家,transform,就為169位少女做了隆胸手術,而前一年,只有31位。
對十幾歲的女孩子蜂擁而要求隆胸,公司的發(fā)言人沙米•喬杜里(shami choudhry)說,翻翻孩子們看的雜志里都是些什么內容就知道為什么了:
“女孩子讀的雜志里期期都有美容手術的內容、某某名人做了隆胸手術的爆料。比如湘特爾(chantelle),做了隆胸手術,就對女孩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喬杜里提到的湘特爾,是風靡英國的第四頻道電視臺的真人秀節(jié)目“celebrity big brother”2006年的獲勝者。她出了真人秀的演播室就進了手術室,再出來時胸圍就大了一號。
隆胸手術后,湘特爾當上了ultimo內衣乳罩的品牌代言人。在接受少女雜志《love it》的采訪時,湘特爾說:“我把乳房從32b增大到32e,這樣做是為了提高自信心。”
翻翻針對少女讀者的雜志,這類的名人“言傳身教”比比皆是。女生雜志《bliss》對2,000名平均年齡15歲的少女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42%的受訪者表示曾考慮過作美容手術,而其中又有一半的人想做隆胸手術。
雜志主編海倫•約翰斯頓(helen johnston)說:“一些名人公開承認做了各種美容整形手術,以整容手術為主題的真人秀、電視劇比比皆是,這一切讓女青年覺得整容手術是很正常的事。”
胸圍與自信心成正比?
名人做美容手術有轟動效應,本不出名的人借整容手術也可以“整”出名來。
在英國,如果你問誰是katie price,恐怕沒幾個人能答得上來,但如果你說喬丹,肯定會得到某種形式的反應,比如,雙手在胸前一比劃,做出托著兩個哈密瓜的姿勢。喬丹不是歌星,也不是影星,跟美國打籃球的那個“飛人喬丹”更不沾親帶故。喬丹出名,是不怕受皮肉之苦,從頭到腳的不斷整容,特別是“塑造”了一對大得夸張的乳房。
當然,把少女隆胸熱完全歸咎于女生雜志連篇累牘的報道和名人的示范效應也不公平。新媒體,特別是網(wǎng)絡對青少年的影響更是有后來居上的勢頭。
比如,一個叫“波霸小姐”(miss bimbo)的網(wǎng)絡游戲就受到了醫(yī)學專家、家長組織和社會輿論的口誅筆伐。bimbo,英文的意思是胸脯發(fā)達而頭腦簡單的女孩,多少有點貶義。這里不妨借用中文媒體里相對傳神的“波霸”一詞。
咨詢電話:
北京:
18501137656
全國:
4006039136
微信號:smdzxmr
微信號:victor-95397
版權所有:8682整形網(wǎng)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
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本站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