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承認注射去皺美容的李孝利,不僅名聲無損,反而在經(jīng)濟危機來臨之際進一步升格成為大眾情人。與這位韓國流行天后的名字相關(guān)聯(lián)的,已經(jīng)不是一首歌或者一部劇了,她儼然已經(jīng)成為一種年輕時尚、一種生活方式的代名詞。“美要美得像孝利”、“生活要像李孝利”,已經(jīng)被不少年輕女性視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了。李孝利的美容手術(shù)做得果然夠成功!
“孝利并發(fā)癥”韓國流行
雖然李孝利在中國的廣為人知還只是近兩年的事,但她在韓國已有5年的“天后”年資。1998年,19歲的李孝利以女子組合成員的身份出道,雖然樂團的成績不俗,但夾在四個成員當中,李孝利本人并沒有格外顯山露水的機會。直到2003年,李孝利推出單飛后的首張個人大碟,并憑著活力四射的勁歌熱舞,橫掃當年韓國的各大歌曲頒獎典禮。主打歌“10minutes”的歌詞非常刺激,大意是女主角號稱10分鐘內(nèi)就能把別人的男朋友挖過來,舞蹈的編排和服飾的選擇,也都極為吻合歌曲煽情的內(nèi)容。就像周杰倫含糊不清的Hip-hop在華語歌壇獨樹一幟一樣,“野性美人”李孝利的表現(xiàn),也讓一貫保守的韓國人頓時耳目一新,發(fā)現(xiàn)韓國本土的女歌手居然也可以像麥當娜那樣跳如此有力度的熱舞。雖然也引起少量“少兒不宜”的負面評價,但無法掩蓋李孝利在韓國燃起的燎原之火。
2003年由此也成為了李孝利的奇跡之年,在韓國雅虎網(wǎng)站進行的“2003關(guān)鍵詞”搜索率評選中,李孝利位居榜首,壓倒了超人氣天王男歌手Rain。而在同一年韓國公關(guān)咨詢聯(lián)合會舉辦的評選中,“李孝利”這個名字獲選為“年度主題詞”,其魅力超過了“彩票”和“伊拉克”。
唱而優(yōu)則演,李孝利隨后也開始觸電,主演了韓劇《三葉草》和《如果相愛就像他們》。2007年播出的《如果相愛就像他們》更在中國和日本等東南亞流行,成為不少韓劇們心目中的經(jīng)典之作。李孝利也美名遠播,包攬了2007年度東南亞地區(qū)的各大女性評選,包括“較身材女星”、“美腰之較”等等。
隨著李孝利的紅透半邊天,韓國也掀起了一股“孝利并發(fā)癥”。“孝利并發(fā)癥”是指韓國年輕人對李孝利的普遍癡迷和狂熱模仿,幾乎到了一種流行病的程度,“美要美得像孝利”就是一句流傳較廣的口號。
“李孝利款”成潮流標簽
在今年由韓國光纜電視MNET直播的反映年輕人口味的“20’sChoice”頒獎典禮上,李孝利不負眾望被選為“styleicon”(潮流標簽)。該頒獎禮不同于一般的電影音樂藝術(shù)類頒獎,是由韓國20多歲的年輕人投票選出,涉及的獎項也是五花八門,“styleicon”代表的就是韓國的流行風向標。
李孝利之所以如此流行,在于她走的一直都是平民化路線,比如流傳較廣的“城市街頭快樂游蕩”造型,她身著各種精心搭配過的休閑服飾,就像一個在街頭閑逛、偶爾坐下來發(fā)發(fā)呆的普通城市女郎。圖案夸張的緊身小背心、一頂棒球帽、金色圓圈大耳環(huán),這些李孝利較常用的單品,被認為非常適合身材嬌小、肩背薄、腰身扁平的亞洲女性。再加上李孝利還擁有健康自然的小麥色皮膚,整體造型更顯得野性十足,頗有吉普賽女郎的味道。對普通女性來說,這些休閑服飾并不像明星走紅毯時的禮服那樣高高在上,她們也能輕松買到并搭配著穿到自己身上,讓自己也能穿出明星味道來。因此李孝利的每一個新造型,都能吸引年輕的韓國女性紛紛效仿。
“美要美得像孝利”是李孝利粉絲設(shè)立的一個網(wǎng)站咖啡屋的名稱。與其他的粉絲網(wǎng)站不同,該網(wǎng)站著眼于“時尚/美容”板塊。點擊進入“時尚前衛(wèi)屋”、“發(fā)型形象”、“美膚室”等,就可以看到會員們上傳的李孝利在不同場合下的造型照片,照片下方還注明了該服飾品的銷售地點、參考價格等,非常具有實用性。李孝利本人從2003年起就出任專屬模特,她所代言的服裝品牌公司負責人也表示:“李孝利在電視節(jié)目中所穿的衣服很快斷貨,而且還不斷有再訂購的訂單,她的廣告效應(yīng)確實不一般。”
韓版女裝近年來也是中國女性的較愛。打開淘寶網(wǎng),在幾乎任何一個女裝或者女飾的網(wǎng)頁上,你都可以看到李孝利的名字。“李孝利款”、“李孝利較愛”、“李孝利推薦”已經(jīng)成了時尚和暢銷的代名詞,不少女性買家就似乎沖著李孝利的名字去的。有意思的是,這些打著“李孝利”標簽的照片上,模特并非李孝利,而是一位永遠帶著墨鏡的韓國本土的平面模特。
咨詢電話:
北京:
18501137656
全國:
4006039136
微信號:smdzxmr
微信號:victor-95397
版權(quán)所有:8682整形網(wǎng)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
本站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本站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