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研究人員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本應保護皮膚的防曬霜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對皮膚造成更大傷害。專家建議,每兩小時重新涂抹一次防曬霜,尤其是在身體出汗或者游泳后。
這份由加利福尼亞化學家凱利·漢森主持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體皮膚分子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后,會產生活性氧,這種物質會造成皮膚損傷。
曬太陽過多,尤其是兒童時期,會增加人們患皮膚癌的風險。
防曬霜中包含紫外線(uv)過濾成份,這些成份可阻止紫外線進入皮膚表層之下。不過研究顯示,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批準使用的三種紫外線過濾成份桂皮酸鹽,二苯甲酮-3和octocry鄄
lene在紫外線作用下,也會產生損害皮膚的活性氧。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讓防曬霜在皮膚上停留時間過長,紫外線過濾成分就會深入皮膚表層以下,其產生的活性氧與皮膚中自然產生活性氧會對皮膚造成加倍損傷。(來源:搜狐新聞)